高州白事打斋习俗
在广东高州,丧葬礼俗中的七七大丧有诸多讲究。人去世时,只有年满 60 岁才能享受七七大丧,表示一种虔诚。头七是当地的一种祭祀仪式,从人去世第一天算起,为期六天,家属子女在死者前放一碗半饭,三双筷子,三杯酒,一柱香。二七去世是祭祀的一种仪式,为期七天,家属子女供上像“头七”那样的供品,不过所有供品全部要求换上新的。三七为期七天,男性死者可出殡(即出眼)要请上道士打斋,禀告阴曹地府,讲述死者在阳间是良家人士,到阴间不受小鬼欺负。四七是人生去世时仪式的其中一种,基本与“二七”相同。五七是人生去世仪式的一种,为期七天,是女性死者出殡期,同样是请上道士打斋超渡。六七是人生去世仪式的一种,为期七天,同是祭忌日。七七是“七七大丧”的“大七期”,要请上道士打斋三日三夜,追思死者一生所办的一切好事,教导下一代要向前辈学习,同时也告知阴间,让死者在阴间有一定的地位,为死者立下神主牌,让后人供奉。
广州殡葬一条龙
中山白事打斋相关
在中山,参加白事活动时悼念者应注意举止礼仪。在丧礼这样庄重、肃穆的场合,每位参加者都要注意自己的举止,这既是尊重,又是自重。
- 主动参加 现代丧事一般不发请柬,是否前往吊丧可根据个人情况决定。一般来说,逝者家属希望尽量多的人前来吊丧。所以,如果得知亲友家中有丧事的消息,都理应前往吊丧。尤其是关系较好的亲友、朋友或同事、师长、长辈逝世,不参加吊丧是一种失礼行为。
- 注意禁忌 为表示对逝者及家属的尊重及维护现场肃穆的气氛,行为上有很多禁忌必须要注意。在仪式现场三五成群、谈笑风生,大声地接打电话;在举行送别仪式时漫不经心,或中途退场;还有些人浓妆艳抹,披红戴绿等,这些行为都是对逝者及其家属的极不尊重,是参加丧礼的大忌。在丧礼上不能蹦蹦跳跳,步伐要沉重缓慢,显示出心情的沉痛。还有在语言上也要注意。
- 事后慰问 丧事办完后,也不能“办完事、茶就凉”,应继续力所能及地关心逝者家属的生活、情绪和工作,逢年过节如果条件允许应常去探望,如遇有生活困难,还应尽量给予资助。千金难买人情,对生者的关心,也就是对逝者的悼念。
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报丧方式。在广西一带的地区,按照旧规矩,响三次火炮就表示报丧,这叫做报丧炮,然后派人告诉给亲友。还有的地方,报丧的人到亲友家门不能径自入内,必须要等在门口喊屋里的人,等到他们拿一铲子火灰撒在门外之后,才可以进门报丧。这样做是为了辟邪。也有地方报丧俗规非常严格,丧家如果死的是男人,必须由房族侄子到亲戚家报丧,死的如果是女人,必须由儿子、女儿给外婆家报丧。报丧的孝男孝女必须头上裹白布、戴斗笠,手上拿一条白布巾,跪在娘家或外婆家人的面前哭报丧事。哭报完之后马上回家。
落葬把骨灰盒埋入地下,表明死者入土为安的整个过程称为落葬。墓穴买好后,骨灰盒可以当场安葬,也可以暂时寄存在公墓。由于落葬是件大事,一般都较为重视,选好日期,要待亲友、子女都到齐后进行。民间有在清明、冬至时节落葬的风俗。骨灰置于黄土中,亡故亲人将长眠于地下,人们感到由衷的悲伤,所以封穴后可举行简短的仪式:在墓碑前献上花篮、花圈,放上鲜果、糕点、菜肴等;由亲属讲一些告慰死者的话,愿死者长眠安息;有条件的还可以读祭文。
在广东,办丧事的时候灵堂应该如何布置呢?灵堂的布置需要各种丧葬用品,例如丧葬花圈和其他丧葬用品。灵柩放在大厅中间,灵堂大厅上方悬挂着横幅,左右两侧悬挂着卷轴,中间悬挂着肖像,而正面则是个奠字,前面有香盒,灵性碑,香炉,蜡烛,贡品等,两侧都有鲜花花圈,并带有挽联。灵堂的门外是一块牌子和一张长桌子,在那儿,是用来赠与礼物的。大厅布局庄严庄重,文明整洁。
殡葬服务是一门特殊的服务业。所有的服务行业都是直接为生者服务,惟独殡葬服务业的直接对象是逝者,它的间接服务对象才是生者。它是“双重”服务,使逝者得以安息的同时让生者得以慰藉。从这一角度来看,殡葬服务更能深入人的心灵深处,给人以心灵上强烈的震撼力。因此,殡葬服务人员需要有更强的素质和服务意识,用“心”服务。